主题分类 | 体裁分类 | ||||
索 引 号 | 014290096/2023-00032 | 发布机构 | 淮安市水利局 | ||
文 号 | 公开日期 | 2023-10-07 | |||
文 号 | 公开日期 | 2023-10-07 | 失效日期 | ||
名 称 | 2023年全市水利工作要点 | ||||
关 键 词 | |||||
内容概述 | |||||
时效说明 |
一、总体思路
2023年,淮安水利将坚持“12345”发展总思路,为淮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和保障,为谱写江苏水利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淮安力量。其中,“1”是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个首要任务;“2”是紧抓建设、管理两条主线;“3”是继续坚持民生、产业、幸福三个导向;“4”是不断增强服务、创新、规矩、争先四个意识;“5”是突出工程建设、防汛抗旱、民生实事、幸福河湖、行业管理等五大方面重点工作。
二、工作重点
(一)坚持项目为王,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
1.实施“民生、幸福、产业”三大类11小类共63项水利工程,其中续建项目21项,新建项目42项,年度计划完成水利投资70亿元以上。
2.全力配合做好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、苏北灌溉总渠治理、中小河流治理、淮河干流行洪区调整及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。
3.配合完成淮河流域防洪规划修编等重要规划工作,积极组织开展淮安市防洪除涝规划(含水质水量模型)、淮安市低洼圩区综合治理规划、淮安市河湖保护规划专家审查、修改完善及报批工作。
4.加强工程质量管理,确保全市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质量评定优良率35%以上,其中省级水利重点工程质量评定优良率达到55%以上。
5.完成茭陵站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创建,开展15座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创建。
6.加强安全生产宣教培训,有效落实水利安全生产风险查找、研判、预警、防范、处置和责任“六项机制”,坚决杜绝事故发生。
(二)抓好防汛抗旱,未雨绸缪确保淮水安澜
7.及早组织开展全市河湖堤防、水库、涵闸等重点险工堤段实地检查,落实整改措施,组织相关防汛抗旱预案修订,并进行论证推演。
8.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为核心的防洪抗旱责任制,签订相关责任状。开展全市防汛抢险队员防汛抢险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训,组织全市乡镇防汛指挥长培训,切实提高防汛抢险能力。
9.强化防汛抢险物资储备管理,加大各类防汛安全重点工程的监管力度,加强省市级防汛应急工程进度和质量管理,确保汛前完成发挥效益。
10.完善巡堤查险专业化、社会化队伍建设,强化行洪河道巡堤查险和24小时应急值守,科学规范采取抢护措施。
11.加强汛期洪涝水监测预报预警及特殊水情分析,科学调度水利工程。及时会商研判,处置各类险情,动态安排部署防范应对措施。
12.全面摸清我市江水北调重要河段沿线作物种植、灌溉口门工程参数等情况变化,按时完成全市各阶段用水计划的申报、编制等。全力配合省防指实施江水北调,及时掌握各地三麦收割及水稻栽插进度,保障全市各类用水秩序正常。
(三)聚焦民生实事,谱写乡村振兴发展新篇
13.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,提升农村河道建设标准和治理水平,力争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在全省争先进位。计划建设农村生态河道550公里,其中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157公里。
14.强化“三级先导区”治理,推动淮阴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项目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淮阴区太山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等项目实施,促进乡村水体空间环境逐步改善。
15.加快推进盱眙县水库移民扶持项目,建设美丽移民乡村。
16.进淮涟、渠北、临湖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,推动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衔接。
17.加快实施农村供水老旧管网更新改造、水源地达标建设、水质监测和监管能力建设,实施淮安区、盱眙县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及金湖县第三自来水厂项目,改造管网614公里,新建水厂1座。
(四)深化河湖治理,彰显湖风河韵水乡风貌
18.完成幸福河湖建设数量70条(个)以上,其中示范幸福河湖10条(个)以上。
19.扎实推动洪泽湖治理保护,计划完成洪泽湖退圩还湖3.0万亩,推进实施6个生态修复示范项目。
20.压实河湖长制工作责任,推行“河长+检长+警长”模式,开展“三水”清除等专项整治行动、跨界河湖联合河长制行动,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列入市高质量综合考核“指挥棒”作用。
21.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,巩固完善管理范围划定成果,推动清江浦区建成省级水域保护试点。突出水域岸线用途严格管制,进一步规范涉河项目审批,推进落实分区分级分类管理,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落实落细。
22.实施生态活水“110”(清安河、柴米河、大口子湖)试点行动,完成淮安市城区生态活水调度模型试验研究,探索更加科学精准的生态活水调度方案。
23.全面开展重点河湖库生态状况评估,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和取用水管控,切实保障生态水位(流量)。
24.强化水源地管护,继续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环境提升。
25. 深入挖掘淮安水文化,做好第三届国际水文化研讨会、第五届樱花节等活动筹备工作。
26.推动洪泽湖大堤水利遗产保护利用,做好《河道总督署(清晏园)保护提升总体规划》编制工作,推进清晏园、樱花园水情教育基地建设提档升级。
(五)打造示范样板,不断提升服务大局水平
27.全力优化营商环境,强化招商引资,积极提供招商信息,当好服务企业“店小二”。
28.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及区域评估的各项工作,审批服务要至简至快,审批事项要应减尽减、能放则放.
29.推进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,紧抓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”等重要考核指标,落实地下水“双控制”监管措施,不断完善用水总量控制分配和管理考核制度。
30.加快节水型城市建设,在“3.22世界水日”“中国水周”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节水宣传,开展6大节水专项执法行动,成立合同节水产业联盟。
31.贯彻落实《淮安市水行政执法效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,稳步推进水文监测环境及设施保护、洪泽湖违法问题、违法取用水问题等专项整治行动。